济宁肿瘤

警惕残胃癌5项措施防患于未然

2022-04-19 17:09:30 来源: 济宁肿瘤 咨询医生

今年76岁的胡爹爹40年前就切除了大部分胃,没想到近日持续上腹疼痛10多天后,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患了胃癌。专家介绍,这种胃癌叫做“残胃癌”,不能掉以轻心。  无独有偶,68岁的周爹爹也是7年前做的胃癌手术,在顺利熬过5年后不再定期复查,第6年开始出现吃油腻食物就隐隐腹痛,前几天突然吐血1000多毫升,因休克收入院抢救的,现在也已经确诊是残胃癌。  医院主任提醒,如果曾经接受过胃切除术的患者长期生存良好,而近期出现上腹隐痛不适 、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和消瘦等症状,那么就要高度怀疑残胃是否已经癌变了。如果癌变发生在贲门部 ,患者可有进食后哽噎的表现。但是,这些症状易被解释为胃切除术后的后遗症,常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导致诊断延误。  什么叫胃术后残胃癌  医学上是指胃非癌瘤病变手术后发生的胃癌,也称残胃癌,并认为是胃部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据资料,胃手术后15年内,残胃癌的发生率是很低的,15年以后,发生率明显增高,到手术后20年,残胃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要高6~7倍。  残胃为什么易于癌变  研究认为与残胃易发生萎缩性胃炎有关。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如进行手术治疗,是把胃的大部和胃的幽门一起切除,然后再将残留的一部分胃跟空肠连接起来。失去了幽门,胆汁和胰液很容易逆流入残胃,经常刺激残胃的黏膜,引起慢性炎症,致癌物质可逐渐引起细胞癌变。此外,肠道内细菌特别是杆菌进入胃内,这些杆菌的代谢产物可促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变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  残胃癌又该如何预防  1.严格掌握良性病胃切除手术适应证,规范操作,避免切除范围不足 过去认为早期胃切除可以预防消化性溃疡恶变的观点应予摒弃,可择期手术的良性胃病患者,于45岁以后再考虑手术较合适。溃疡病,尤其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切除术,切除范围应不<60%,确保达到手术降酸的目的。  2.胃肠道重建要避免十二指肠胃返流 基于Billroth-Ⅱ式胃手术后返流率几乎达100%,Billroth-Ⅰ式达23%,胃手术后胃肠道重建应避免以上术式,尽量采用长袢Roux-en-Y式或Billroth-Ⅱ+Braun胃空肠吻合法或直接选择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以减少或避免十二指肠胃返流,减少残胃癌发生的可能。  3.熟练掌握吻合技能 胃肠道重建吻合时,要提高吻合技巧,避免组织层次错位重叠,减少瘢痕组织形成;改用可吸收缝线代替不吸收缝线,消除不吸收缝线残存的刺激,以降低残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4.根除HP 专家介绍说,流行病学资料支持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都有一定的病因学联系,目前HP被认为是一个确定的致癌因素,也是胃粘膜发生癌变的导火线,因此根除HP可以显着减少粘膜层炎性细胞的浸润, 对于残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定期胃镜检查 胃大部切除术后时间越长,残胃癌的发生率越高,因此,定期胃镜检查意义重大,对残胃癌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肿瘤频道更多热文推荐》》》  防癌三法宝 别让7大致癌物恋上你  十大“三抗”食物 助你逃脱癌症魔爪  6大因素引发卵巢癌 4类食物让其“急刹车”  体检+生活细节 揪出6大“隐形癌症”  14条饮食法则 让癌症不再是你的粉丝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