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肿瘤

关注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作用不可小觑

2022-04-19 15:08:22 来源: 济宁肿瘤 咨询医生

关注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作用不可小觑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晚期乳腺癌(MBC)的治疗进展,更多依赖于内科治疗的进展,而内科治疗的进展则更多体现于新药在临床上的研发与应用。MBC患者治愈的希望可以说非常渺茫,能够在临床治疗上延长患者的生存,减少治疗期间的痛苦,是医生与患者共同的治疗目标。 “化疗药物中,紫杉类药物是一类作用于微管类的药物,但是这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另一类埃博霉素类药物开始被研发。在这一大类的药物中,真正上市的药物只有美国施贵宝公司的伊沙匹隆(ixabepilone),作为中国区的主要研究者(PI)参加了该药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虽然ixabepilone在美国已经上市,但是在欧洲和中国却迟迟没有上市,主要的原因则是该药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MBC与CAP单药治疗相比,虽然能够延长MB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但至少2/3的患者出现了3~4级的血液学毒性和神经毒性。即使患者的PFS获得很短的延长(2~3个月),但由于承受的治疗毒性太大,因此我们并不认为ixabepilone能够使患者真正意义上获益。”中国区研究专家在说道。“国外很多制药企业也一直致力于这类药物的研发,但仍然没有跳出毒性较大的圈子,药物研发不是十分成功。” 研究中应用的化疗新药——utidelone(UTD1),是一种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埃博霉素类似物,在该药临床Ⅰ期研究中,他们发现了该药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患者几乎没有出现骨髓抑制的毒性,神经毒性虽然存在但要较国外同类药物(例如ixabepilone)低,而且 较好。研究者们通过Ⅰ期研究探索了不同的给药方式,起初为3周一次剂量较大的给药,发现神经毒性较大,随后研究者降低了给药剂量,同时改为连续5天的给药方式。 “在Ⅱ期的研究中,我们选择了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MBC患者,观察了UTD1单药、UTD1联合卡培他滨的 ,获得了单药28.6%、联合用药43.8%的客观缓解率(ORR),于是我们设计了这项Ⅲ期研究。”教授接着介绍了Ⅲ期研究的设计方案:“这是一项全国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我们的研究设计与ixabepilone的研究设计是基本一致的。在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中,CAP是标准的治疗方案,因此我们设计了UTD1联合CAP与CAP单药相对照,进行MBC的治疗。主要的研究终点也同ixabepilone研究一样,为患者的PFS期。” 教授同时也介绍了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即UTD1联合CAP治疗与CAP治疗,无论是PFS期还是ORR,联合治疗组都要显著优于CAP单药治疗组。同时,与ixabepilone的研究相比,该药联合应用时产生的骨髓抑制毒性较轻。 研究亮点及意义 “据我所知,这项研究是中国第一项被这个会议收录为口头摘要报告的乳腺癌研究。在我国,肺癌的研究因有中国特色的EGFR基因突变,相关研究易被会议等采用;鼻咽癌、胃癌、肝癌等中国特色的 ,情况也是如此。而对于乳腺癌,国外的研究已经开展得非常成熟,因此这项研究的入选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授说道。 “目前,乳腺癌的研究很多都关注在靶向药物研究上,对于化疗药物的研究有所忽视。其中主要原因是开发一个新的化疗药物要较开发一个靶向药物难,因为并没有确切的作用靶点;同时,化疗药物相对较低的经济利润也是影响其开发的一个原因。但是化疗药物作为乳腺癌乃至所有 治疗的基础药物,仍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绝大多数靶向药物也都是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 。TKI类制剂在肺癌治疗中有单药治疗的方案,但在乳腺癌治疗中,单抗类药物例如曲妥珠单抗仍然采用的是联合方案。” “对于经紫杉类和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MBC患者,这个药物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有可能改变MBC患者治疗的临床实践。虽然目前没有与同类药物进行头对头的研究,但是至少在 上相似,且毒性要轻。”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