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肿瘤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的晚期损伤

2022-04-19 12:31:22 来源: 济宁肿瘤 咨询医生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的晚期损伤!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放射治疗损伤是指正常组织器官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被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后所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临床上一般将发生于放疗过程中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的损伤定义为急性损伤,而出现在放疗后3个月以上直至数年的损伤称之为晚期损伤。 放射治疗损伤是指正常组织器官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被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后所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临床上一般将发生于放疗过程中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的损伤定义为急性损伤,而出现在放疗后3个月以上直至数年的损伤称之为晚期损伤。鼻咽部位于头颅中央,由于鼻咽癌极易侵犯周围正常组织及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其邻近的脑干、颞叶、视神经、视交叉、耳、颞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脊髓、皮肤和皮下组织等常常需要被包括在照射的范围内从而极易发生放射损伤。文献报道,鼻咽癌常规放疗后较为常见的晚期损伤有颞叶坏死、听力下降、张口困难、口干、颈部皮肤萎缩及瘢痕样改变和皮下组织纤维化等,其中3~4级损伤发生率高达20%以上,部分患者会发生脑干、脊髓的严重损伤,甚至发生致死性损伤。 神经系统晚期损伤 鼻咽癌患者IMRT治疗后神经系统的晚期损伤以颞叶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大约为0.2%~13.6%,其中3级以上的损伤在1%以下;其次为颅神经损伤,发生率约1.5%~6.0%,大多表现为轻度损伤(1~2级),仅一项研究发现有0.96%的患者发生3级以上损伤;脑干晚期损伤发生率在1.2%以下,均为1~2级损伤;未见脊髓晚期损伤的报道。 颞叶损伤颞叶损伤主要表现为颞叶的水肿和坏死,一般通过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及脑部影像学检查诊断。中山大学 防治中心对IMRT治疗后鼻咽癌患者的长期随访资料显示,颞叶晚期损伤发生率约为4.3%~13.6%,其中位潜伏期为30~36.85月,最长潜伏期达到56月;随着IMRT结束后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逐渐增加;T早期(T1~2)患者发生率较低(≤2.1%),T晚期(T3~4)患者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T4患者,发生率高达13.4%~52.6%;颞叶损伤与治疗模式相关,接受联合铂类药物化疗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接受单纯IMRT患者。此外,Su等通过对870例接受IMRT治疗的初治鼻咽癌进行剂量学分析发现,颞叶受照射≥40Gy的颞叶体积百分比和≥40Gy的颞叶绝对体积是放射性颞叶坏死的独立预后因素;该作者提出IMRT治疗中颞叶<10%总体积或绝对体积<5cc照射剂量超过40Gy相对较安全。 颅神经损伤颅神经损伤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直接损伤为颅神经受到高剂量照射引起,间接损伤则多为放疗后神经周围组织纤维化瘢痕压迫所致。由于现有报道中IMRT后颅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低,大多数文献未具体描述发生损伤的颅神经的组别,亦缺乏详细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剂量学研究的报道,因此难以判断其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脑干损伤目前仅有中山大学 防治中心的资料显示鼻咽癌IMRT后2例治疗前局部晚期病例发生脑干晚期损伤,同样由于缺少剂量学分析资料,其发生原因亦无法判断。
TAG: